产品
  • 产品
搜索
首页 >> 信息公开 >>信息公开 >> 天水成纪博物馆中长期发展规划
详细内容

天水成纪博物馆中长期发展规划

时间:2018-12-05     【原创】

图片vv1.png

 

 

 

天水成纪博物馆中长期发展规划

(2019-2028)


博物馆是人类收藏历史记忆凭证和熔铸新文化的殿堂,担负着保护、研究和展示人类及人类环境遗存,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职能。

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支持。特别是公共博物馆实施免费开放,加强管理,改善服务,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欢迎,对实现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惠及民生,丰富公众文化生活发挥了积极作用,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的曲折发展,现代化的快速推进,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也日趋激烈,尊重与维护文化的多样性,更加重视文明的对话与交流、传承和发展,日益成为全人类的共识。我国改革开放,工业化、城市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快速推进,给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注入了强劲的生机和活力,也给认知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为新时期文化的发展更新创造了必要和可能。十九大以来,党中央不断强调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文物“活”起来,发挥出更大的价值。博物馆作为收藏文物的主要场所,在这方面责无旁贷,应广泛探索让文物发挥更大作用的方式、方法。文化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公众对精神文化需求的迅速增长,以及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制相协调、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道德规范体系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的推进,都给博物馆事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博物馆的专业化品质、社会服务能力、管理水平与时代赋予博物馆的使命尚有不小的距离。博物馆体系结构需要优化,品类和区域发展不平衡;藏品保护基础工作仍较薄弱,研究能力、科技支撑和专业队伍建设亟待加强;陈列展览和社会服务整体水平不高,博物馆教育尚未能制度化地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博物馆体制机制不完善,运行活力不足。

必须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主动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需要,进一步明确博物馆事业的方向和目标,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加快发展步伐,加强改革创新,激发可持续发展的活力,推动博物馆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加快从博物馆大国向博物馆强国迈进,致力于传承中华文明,传播科学知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和《甘肃省文物保护若干规定》的精神,全面、完整、坚定不移的执行《文物保护法》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加强文物保护的宣传,完善文物保护和制度建设体系,积极推进博物馆规范管理机制建设。

天水成纪博物馆是一座非国有综合性博物馆。多年来我馆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和全体干部职工的努力下,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我们坚持的“一流管理、一流陈列、一流服务”的目标以及广大观众的要求还有差距。为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文化体制改革政策措施,规范博物馆管理工作,促进博物馆事业可持续发展,全面提升我馆文物收藏、保护、研究、展示及各项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为了今后我馆的发展和文物事业的繁荣,我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整体谋划文物事业持续发展,依据国家和省、市有关文物保护,博物馆管理办法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从综合管理、服务设施建设、业务工作和安全保卫几个方面,全面提升天水成纪博物馆整体工作水平,推动文物、博物馆事业全面发展,实施博物馆中长期发展计划。为此拟定天水成纪博物馆事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从2019年至2023年为中期;2024至2028年为长期规划。

一、基本情况

天水成纪博物馆筹建于2003年6月,2006年12月13日经甘肃省文物局(甘文局博发[2006]18号)批复同意,于同年12月正式免费开放。天水成纪博物馆成为一家取得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的非国有博物馆。

二、中期发展目标和任务

天水成纪博物馆按照“立足西北、面向全国”的总体指导思想,以推进国家二级博物馆建设,争创一级博物馆为目标。并认真贯彻执行推进二级馆评估工作,严格按照国家二级博物馆评估标准要求,积极完善服务功能和软件建设,达到成为更具影响力的全国重要的文化高地的发展导向,坚持“现代化、社会化、国际化”的发展思路,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陈列展览品牌建设,构筑现代化的藏品保护体系、科学管理体系、信息传播体系,实施文博产业创意工程、人才培养工程、文化交流展示工程,不断提升天水成纪博物馆的服务功能、发展层次和服务水平,努力实现向文藏品大馆、业务研究强馆的历史跨越。

天水成纪博物馆中期要解决的问题:

1、发展方略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博物馆工作“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原则,把握博物馆发展阶段性特征,遵循博物馆发展规律,深入挖掘文物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

2、坚持质量优先。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博物馆发展观,注重博物馆内涵发展。把博物馆资源配置和博物馆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博物馆功能和职能发挥、提高办馆质量和水平上来。

3、深化免费开放。完善博物馆免费开放机制和服务设施,建立博物馆免费开放经费保障机制,同时接受上级有关部门监管博物馆免费开放专项资金,开展博物馆免费开放绩效评估考核。健全博物馆免费开放的部门协作机制、管理制度和服务规范,提高教育、服务水平。

4、坚持服务优先。把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社会作用作为博物馆发展的根本任务,强化藏品保护研究和博物馆学术研究,创新展示教育传播的内容、形式和手段,切实提高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多样文化需求,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5、博物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制度化。深化与教育机构合作,开展博物馆教育示范点建设,建立长期有效的馆校共建机制,将博物馆教育活动同中小学历史、艺术、科学、自然、思想道德等课程结合起来,加强博物馆青少年教育建设,建立专门的青少年服务中心,设立青少年服务专员。培养专家型讲解员和辅导员队伍,结合博物馆资源制定有针对性的青少年参观与讲解计划,提高对青少年服务的质量。                                                   过去的博物馆总会让人感觉神秘、严肃、不好亲近,博物馆的职能更多停留于展示、研究及藏品管理,忽视了博物馆“教育”这个重要职能,习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强调了博物馆教育的重要性,博物馆教育职能逐渐提上日程,为更多人关注。

  近年来博物馆教育的方式也在不断的探索,走进校园和让学生走出来成为了主要的方式,研学、游学等形式成为时下最流行、最有发展潜力的教育方式之一。我馆重新思考博物馆的经营理念,明确新形势下博物馆使命,探索发展公众教育的各种模式和途径。实现以”公众教育“为核心的博物馆运营与管理。每年开展研学不少于2次,开展社教活动不少于10次,开展流动博物馆进校园不少于10次。                           

6、创新博物馆文化传播。充分运用信息、互联网、多媒体、新媒体等技术手段,通过博物馆网站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使博物馆文化成果惠及更多民众。创新国际博物馆日及传统节日的宣传活动,增强公众对博物馆的认知与互动。争取五年内打造完成智慧博物馆。让所有业务人员都能在办公室利用电脑查看文物藏品数据库的各类实物照片和史料的记述来开展科学研究工作;让观众可以在网站欣赏精美的馆藏文物。

7、加强文化创意产品开发。鼓励社会力量与博物馆合作,依托文物藏品、陈列展示等博物馆元素,培育博物馆文化产品研发示范项目。开展博物馆文化产品交流、交易和展评活动,增强博物馆文化产品在文化产业和消费体系中的竞争力。坚持示范引领。依托资源优势,紧跟时代步伐和发展脉搏,打造文化示范高地建设,探索体系建设,培育示范工程和品牌活动,走出一条可借鉴、可发展、可推广的新时代博物馆发展之路,每年开发出不少于2件文创产品。

8、人才队伍建设坚持人才支撑,加强博物馆领域的基础性研究,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增强博物馆事业发展的创新能力。建立健全陈列展览管理办法、规范、标准等制度体系。建立策展人制度,建立陈列展览设计、施工单位资质管理制度。强化学术研究对陈列展览的支撑。聘请3名以上学术顾问。加强馆际展览交流。

建设高素质博物馆人才队伍。明确博物馆知识密集型文化教育机构的属性和定位,创造有利条件,严格博物馆从业人员资质,提升从业人员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品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博物馆从业人才队伍。

建立健全并严格实施博物馆从业人员准入制度。制定博物馆从业人员资格标准,强化博物馆从业人员任职学历标准、专业背景和品行要求,严把博物馆从业人员入口关。建立博物馆从业人员上岗培训制度。探索建立统一的博物馆从业人员职务(职称)体系。制定博物馆编制标准,加强岗位管理,创新聘用方式,规范用人行为。完善评价激励机制,建立健全博物馆从业人员流动机制。壮大博物馆志愿者队伍,拓展社会力量参与博物馆事业发展的领域和范围。

提高博物馆从业人员业务水平。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做好培养培训规划,优化队伍结构,提高博物馆从业人员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依托相关高等学校,引导博物馆相关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在学科建设、专业设置、课程设计与博物馆事业发展需求相结合,共建博物馆从业人员培养培训基地,提高博物馆从业人员队伍整体素质。

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和作风建设。引导广大博物馆从业人员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增强社会责任感,弘扬科学精神和职业道德,发扬严谨笃学、潜心钻研、淡泊名利、自尊自律的风尚,努力追求德艺双馨,坚决抵制学术不端、情趣低俗等不良风气,自觉成为优秀文化的践行者和传播者、道德品行和人格操守的示范者。将职业操守和道德作风作为博物馆从业人员考核、聘任(聘用)和评价的首要内容。

9、藏品征集保护完善藏品体系。加大投入力度,改进激励办法和机制,支持博物馆树立符合博物馆学原理和规律的收藏理念,根据自身使命和发展方向,制定明确的收藏政策和具有前瞻性的体系化的长远收藏规划,完善征集程序,不断增加藏品数量,提高藏品质量。

积极开拓收藏渠道和途径。把海外回流、拍卖、捐赠等作为博物馆获得藏品的主要途径,做好社会收藏群体的联系和服务工作,鼓励社会收藏群体捐赠藏品或委托博物馆保管利用。创新馆际藏品资源交流共享激励机制,通过依法交换、借用等方式,对博物馆藏品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优化配置,提高保护利用效率。

加强藏品登记、建档和安全管理。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全面完成博物馆藏品登记、建档等基础工作,建立博物馆藏品数据库。加强科学保管,落实离任移交和藏品丢失、损毁责任追究制。

提高藏品科研保护的能力。强化预防性保护理念,全面实施藏品保存环境达标建设,改善藏品保护环境。开展可移动文物本体修复工作,使漆木器、丝织品、青铜器、古书画等门类馆藏文物和自然标本的腐蚀损失状况基本得到遏制。

10、举办亲民优质的展览展览陈列是博物馆最根本的要素,是面向公众的第一扇窗口。多年来博物馆以“藏品”为核心的传统运营、管理模式,和专业、精深研究机构自居的态度,一大部分展览晦涩难懂,这种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博物馆受众人群的深层次需求,“看不懂、听不懂”、成为了阻碍公众走进博物馆的主要因素之一。博物馆的陈列展览就好像学校的教科书一样,是公众接受教育的重要“媒介”,如何编辑广大观众喜闻乐见的,爱不释手的教科书,成为了我馆工作人员的重要课题。

    如何开发、制作更加接地气的展览延伸文化产品,是国内外众多博物馆都正在探索和实践的,博物馆的文化创业产品连接着市场,受到市场经济的制约,需要我馆必须对市场有着科学、客观的考察,认真审视公众需求,有针对性的研发独具文化内涵的产品,以此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二、长期发展目标和任务  

在中期发展的水平上,使天水成纪博物馆成为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厚重的历史感、独特的社会教育功能和公众休闲的重要场所和终身课堂。

天水成纪博物馆长期要解决的问题:

1、建设完善博物馆科研组织机构。支持博物馆与社会科技力量共建科研联合体,建立博物馆科技创新联盟和区域创新联盟。构建博物馆科技基础条件共享平台,建立博物馆科技基础数据库(群)。

2、加强博物馆基础理论、发展战略和政策法规研究。深入开展博物馆学基础理论研究,强化博物馆建筑、藏品保护、陈列展览、教育传播、社会服务、运行管理等实践重点领域基础研究,建立博物馆理论框架体系和学科建设战略布局,逐步应用藏品科技保护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提升博物馆的基础研究能力和水平,为博物馆事业创新发展提供有效支撑。

3、强化信息技术应用。加快博物馆信息化进程,加强博物馆网络资源体系建设,搭建博物馆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推进数字化博物馆建设,不断提高博物馆管理现代化水平,为公众提供丰富多彩的公共文化信息服务。



统计
更多
0938-8621237
changee_museum@nobleart.com.cn
官方微信
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南郭寺景区山门
官方微博
    • QQ咨询 :
  • 扫一扫,关注微信

本站已支持IPv6 技术支持: Takincms | 管理登录
seo seo